首页 有声读物攀登读书正文

樊登读书会:父母的羁绊

葡萄树 攀登读书 2023-02-26 09:02:01 518
特别提醒:如需资源请加微信:putaoshu2019。各种资源很全哦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有一幕特别让人揪心,陈婷像发了疯似地指着小凌霄骂:“你为什么要给她吃核桃!就是你害死她的,是你。”

小凌霄看着面目狰狞的妈妈,不敢哭、不敢跑,只是那样恐惧地看着她发狂,然后默默流下为数不多的眼泪。

在陈婷长达一年多的精神虐待下,小凌霄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阴影,好在他遇到了李尖尖,才能帮他治愈好一部分童年时期的创伤。

其实,现实中像小凌霄那样被父母“霸凌”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但他们没有小凌霄那样的运气,所以一生都在为如何摆脱父母带来的羁绊而努力。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的同时,父母也在一天天的变老。我们像风筝不断地往蓝天飞翔,但它永远离不了绳子的牵绊,鲜丽烂漫的夕阳照着风筝的光辉,也照着牵挂着风筝岁月的绳子。

《父母的羁绊》是一本写给等父母说“对不起”的那群成年人。他们已成为优秀的一代人,披荆斩棘,奋斗不息,生活过得光鲜亮丽。然而,在他们的这些光辉外表下,却又有着焦虑、自卑、左右摇摆、恐惧或是压抑的内心。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自恋型的父母照料长大。

《父母的羁绊》一书的作者是尼娜·布朗,是一位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教授,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她发表过的作品包括《与自私的人共事》《这又是谁的生活》《团体治疗的创造性活动》等27本书籍和50多篇文章。

而这本《父母的羁绊》能带你穿越层层迷雾,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童年阴霾,治愈家庭曾带给你的创伤。

父母,是爱与温暖的传递者,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者。让我们在这本书里寻找,能够更清晰地去认识自己父母的途径。

如果你的父母也曾给你带来过伤害,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陷在父母的思维捆绑中。又或者你想要更好地爱孩子,减少孩子的负担,建议你读一读《父母的羁绊》这本书,它能让身为子女的你明白如何摆脱父母带来的伤害,能让身为父母的你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本书的作者是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美国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教授尼娜布朗,她已经出版了《自自私的人共事》、《这又是谁的生活》等27本书籍和50多篇文章,对自恋型人格非常有研究。

这本书里提到的自恋,只是对一系列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并不能作为评判性格的标尺。重点在于对这些行为和态度背后的深层含义地挖掘。

书中将自恋型父母分为4类:自卑型、易怒型、诡计多端型和哗众取宠型。

自卑的自恋型父母,常常给人古道热肠的好印象。他们非常细心,善于体察每个人的需求,并且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

他们需要孩子在情感上予以偿还,他们会夸大所谓的个人牺牲,经常怨声载道。

就像有的父母觉得,我把你养大,为你付出了一切,我老了,你就一定要养我,什么都要听我的。而这样的父母容易养育出对他人的需求过于敏感的子女或者是拒绝和别人产生心理接触的子女。

易怒的自恋型父母,对别人的要求非常高,希望别人能迅速、准确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类父母永远不会心满意足,任何事情都会吹毛求疵,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

这类父母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严父,或者“虎妈”类型。这样的父母容易养育出阿谀奉承,妄自菲薄或者争强好胜的子女。

诡计多端的自恋型父母,无时无刻自诩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试图告诉所有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向他们低头。这一类的父母控制欲非常强,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获胜。

这类父母容易养育出一个虚假的自我形象,极善于恭维和讨好别人或者总是怀疑别人的动机的子女。

哗众取宠的自恋型父母,在自己眼中,自己才是主角,别人都是配角,别人都有“义务”配合自己的演出。就是那种一点点小事,会大呼小叫添油加醋地让别人都知道的父母。

这类父母容易养育出温顺谦逊但容易感到自卑的子女,又或是会做出自我毁灭式危险行为的子女。

本书开篇便帮助我们了解自恋型父母的分类,清楚自己和自己父母的特征,以便我们未来更准确的定位想要了解解决问题的相处模式。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父母带给你的羁绊,学会拒绝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帮助你走出童年的阴霾,治愈家庭创伤!

很多孩子,终其一生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对不起”

某个周末,女儿和她爸爸在家里玩,两人玩着玩着,女儿突然哭着来找我,说他爸爸弄疼她了,而且不肯跟她道歉。

原来,两人在玩的时候,老公不小心把她的手抓疼了,而女儿是那种觉得疼就会大喊大叫的人,老公不喜欢她这样,所以不仅不愿意给她道歉,反而更用力地弄她。于是原来的父女情深一下子变成鸡飞狗跳。

看着女儿哭得梨花带雨,我跟老公说给她道个歉吧,她现在这个时期正是内心建立规则、树立是非观的时候,她觉得你弄疼她了,就应该给她道歉。

但是那天性格一向平和的老公突然变得很轴,说女儿那样的性格很不好,不能惯着她。无论我怎么解释,就是不肯道歉。

在本书的每一章节的结尾部分,都有一个练习。

这个练习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写作、绘画/拼贴和视觉化展现。这个练习不仅仅是对这一章内容的总结,更是让我们主动回想这一章节的内容和开始去使用作者提出的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在第一章《容易生气、喜欢挑剔、苛刻又不讲理的“专制”父母》的练习环节中,作者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让我们进行视觉化展现。通过静坐沉思,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睁开眼画下脑海中出现过的场景。而这个练习,可以在面对父母的想法、情绪和其他反应感到苦恼的时候练习。当然,遇到其他的苦恼的时候同样可以练习。

接着,作者介绍了第二个练习的方法就是写作,根据当天和父母的相处情况,写一段关于父母的描述,可以列出自恋行为和态度。

最后,作者介绍可以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式,画出或者拼出复合你当天状态的几个符号。

其实这三个练习,都是帮助我们来摆脱父母对我们的伤害,让我们可以学会一种自愈的方式。学会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学会发现问题的本质,学会解决自己的苦恼。让自己能够跟自己对话,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不安。

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处理各种自恋型父母对我们伤害的方法,都很具体。我觉得即使你没有时间看完整本书的每一个字,只看练习部分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每一章节都告诉我们,父母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他们无法察觉到或理解自己的自恋行为和态度会造成什么后果。而,我们因为受到了伤害,所以我们了解问题在哪里,所以,我们应该有勇气去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应该有耐心。承认自己也有自恋行为和态度,并且告诉自己,要对此有觉察,这样才能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的行为态度。

武志红说过:“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只要能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他们的苦痛就会减轻很多。”

翻开这本书,我们便开启了一次重要的旅行。这是一次真理和发现之旅。只要你有勇气和力量按照书里所说的去做,你就一定会在旅行结束时,发现自己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把握自己的生活。

告诉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强化自己的内心,免受自恋型父母的伤害,打造全新的、更好的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我们的行动不是要去改变父母,而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给予下一代更好的成长!

在《父母的羁绊》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自恋型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具有延续性的,他们可能一生都没有办法摆脱父母在他们童年时期带去的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自恋型父母是指那些行为不成熟、不现实,且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具体的表现有痴心妄想、控制欲强烈、缺乏同理心、双重标准、内心匮乏、寻求存在感、渴望被欣赏、情绪贫乏、嫉妒、蔑视、自大、内心空虚、亲职化、沉浸在孩子的荣誉里、不能容忍子女的价值观和需求、利用他人等。

当父母具有较严重的破坏性自恋特点时,孩子往往会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成年后,他们也始终受到父母非常大的影响,即使父母是错的,也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只会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牺牲自己的利益


特别提醒:如需资源请加微信:putaoshu2019。各种资源很全哦
Copyright ©2019-2020.Powered by©下载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或链接失效等问题,请留言或联系博主处理! 冀ICP备18028810号-1 站点地图
客服微信:putaoshu2019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