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版本,樊登老师讲的《悉达多》
自己看过,没看懂,听樊登老师讲了之后,恍然大悟!
有人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爱黑塞。
今天给大家解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悉达多》。
这是一本启迪人们找到自我的“心灵之书”。
你一定听说过《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作者保罗·柯艾略曾被《悉达多》所拯救。
我第一次接触到《悉达多》是在1967年,我那年二十岁,被父母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
我并不知晓,在我房间窗户的铁栏之外这本书正点燃一代人的激情。
保罗·柯艾略在黑塞《悉达多》的导言中这样写到。
他从这本书中获得开悟,几天后便从精神病院被放出。
心理学鼻祖荣格赞叹:“读黑塞的书,像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灯塔的荣耀。”
这本书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令无数人为此痴迷呢?
它讲述的并非是佛陀的故事,而是我们千千万万寻常人的一生。
如果你正被焦虑所裹挟、被迷茫所困扰,不妨跟随悉达多一起去探索。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小说的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古印度婆罗门的贵族青年,拥有人们所羡慕的一切。
他是父母和家族的荣耀,也是万千女性仰慕的青年才俊。
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可是他自己却并不快乐。
他的内心悸动不安,始终为无法找到关于“自我”的答案而困惑不已。
于是,悉达多决定放弃所拥有的一切,跟朋友乔文达一起加入苦行的沙门行列。
在做沙门期间,他学会了诸多克己之法与修炼之道,战胜了饥饿、疼痛、焦渴和疲惫。
但他发现苦行僧式的生活,只是对现实的逃避、对痛苦的暂时麻醉。
犹豫彷徨之际,他遇到了世尊佛陀乔达摩。
乔达摩已经功德圆满,达到了成千上万的婆罗门弟子正在苦苦追寻的境界。
好友乔文达决定追随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独自走上了修行之路。
他说:
佛陀本身所经历和体验到的秘密,觉悟,智慧,是无法用教授给任何人的,所以我要继续走自己的道路,走出自己的解脱之路。
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
一个基督教徒有着很明确的身份,但一个佛教徒似乎是模糊的。手持念珠,会背诵心经,着急时会喊“阿弥陀佛”算不算佛教徒?只有皈依仪式之后的居士才算佛教徒吗?甚至我们很多人都会问自己究竟算不算佛教徒?其实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①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②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③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④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以上就是佛陀宣说的四法印,其中没有任何道德性或仪式性的内容,也没有提到善恶。它们是根据智慧而来的实际真理。相信和认可四法印,就是佛教徒所谓的“正见”。
一、造作与无常
佛陀不是神,是个凡人,净饭王之子。
占星家预言太子将来会出家,于是净饭王尽量不让他接触不美好的事物。但成年后的悉达多依然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态,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和子民免于生老病死的折磨,悉达多决定去探求离苦得乐的真理。
他悄悄离开皇宫,独自苦修。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看到世间的痛苦,只会用好玩的事情作为转移注意力的拨浪鼓。我们像小孩子一样回避着无常,好像无常并不存在一样。
佛陀的发现
完全不凭借任何科学工具,悉达多太子以吉祥草为垫,坐在菩提树下,探索人类的本性。经过长时间思考,他终于悟到了: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情绪和感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两种或多种元素合在一起,新的现象就会产生。没有一个产物可以独立于其个别元素。相信它真实独立存在,是最大的骗局。整个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无常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变化。
通过这个了悟,悉达多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以解除死亡的痛苦。他接受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著;如果不攀缘执著,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无常是好东西
当佛陀说一切和合皆无常,他并不认为那是坏消息,而是简单、科学的事实。
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而绝望或者盲目,都是相信恒常的结果。
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或天启,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
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部分,而不要全部。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情绪和痛苦
问一个佛教徒“什么是人生的目的”是不恰当的。
因为这个问题是假设在亿万年前,有某个人或神设计了一个人生目的。这就是有神论的观点。
佛教徒不相信有一个全能的创造者,也不认为生命的目的已经或需要被决定和定义。更合适的问题是“什么是生命”。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每个生命都追求快乐,但快乐是完全因人而异的,并且会因为任何因素的变化而变质。即便是看似有益的宗教原则,也可能变成严苛的宗教教条,造成人们不必要的内疚和自卑。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追求快乐、解决痛苦,但办法越多,等量的头痛也就产生了。
佛陀发现,追本溯源,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事实上,情绪即是痛苦。
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也就是说,它们都与执着于自我有关。
情绪虽然看似真实,但不是一个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只是特定的因缘聚合在一起生起的。
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情绪鼓动起来。
情绪的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所有种种不同的情绪及其结果,都来自于错误的理解,而这个误解来自一个源头,也就是所有无明的根源——执著于自我。当我们看着自己的身体(色)、感受(受)、想法(想)、行为(行)和意识(识)的时候,我们制造出一种自我的概念。人们把这种概念视为恒常而且是真实的。我们全都被自我所迷惑了,执著于谬误的自我,不断地制造更多的无明,导致了各种痛苦和失望。
悉达多发现没有自我,也没有根本存在的邪恶,而只有无明。无明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我们追求成功,唯一的理由是我们在享受着无明的喜乐。无明的喜乐不过是不断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以及低估障碍而已。
习气:自我的盟友
悉达多了悟到自我并非独立存在,自我只不过是一个标签,因而执著于自我就是无明,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发现。但摧毁它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习惯让我们软弱,因而无法对抗自我。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习惯,都十分顽强。傲慢和自怜息息相关。我执纯粹是一种自我纵容,认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艰难、更悲哀。当自我发展出自怜的时候,便让其他人生起悲悯的空间消失了。
关于爱
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是痛苦的——比如爱、喜悦、创意、虔诚、狂喜、和平、团结、满足、慰藉等等。的确,某些痛苦看起来很明显具有负面性质。但对于悉达多来说,任何具有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质的事物,即是痛苦。比如,爱或许是愉悦而令人满足的,但它不会凭空独立地出现,至少需要一个对象。因此,它就常受束缚了。得不到爱痛苦,看到爱离去痛苦,担心失去爱也是痛苦。
当你开始注意到情绪所能够造成的损害,觉知就会开始发展。当你有了觉知,你就会了解在面前的危险。不知才是恐惧的真正根源。觉知不会妨碍你的生活,反而让生命更加充实。如果你正在享用一杯茶,而且了解短暂事物的甘与苦,你将能够真正地享受那杯茶。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巴纳姆效应”。
指的是人很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干扰,习惯于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而忽视最真实的自我。
而自我知觉,就是不断摆脱外界的影响、了解自己内心的过程。
我们洞察别人的思想,吸收别人的思想,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最终追逐的就是别人的影子,思想成为他人的映射,却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正如书中所说:
大多数人仿佛一片落叶,在空中翻滚、飘摇,最后踉跄着归于尘土。
极少数人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
真正的幸福,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投入生活,即是真正的修行
悉达多在告别乔达摩之后,继续走上了求道之路。
婆罗门的智慧、沙门的戒律和乔达摩的讲道,都让悉达多觉得失去了自我。
只有抛弃这些外界的束缚,才能慢慢地靠近内心真实的自我。
他开始用心去感知世间万物,流光魅影在他眼中闪耀,日月星辰在他心中运行。
他渴望体验尘世生活,向名妓迦摩罗学习爱情,向富商迦摩施瓦弥学习做生意。
前者给了悉达多情欲的极乐体验,后者则带着悉达多步入商界,学会赚钱和花钱。
他利用自己思想、等待与斋戒这些技能指导生活,并获取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岁月如流,悉达多在饱食丰衣的日子里几乎察觉不到光阴的流逝。
然而他逐渐沾染了世人的幼稚与胆怯、贪婪与懒惰,堕落于世俗的爱欲与财富。
他不断寻找刺激,试图在醉生梦死的寡淡生活中找到一丝波澜。
他沉溺于赌博,对乞丐不再仁慈,对施舍毫无兴趣,也不再借钱给求助的人。
他学会的恰是他年轻时最难接受、最蔑视的东西。
可悲可叹的悉达多只剩下衰老和疲惫,曾经视为真理的世间,如今却是枷锁和负荷。
一遍遍填满欲望,又一遍遍品尝孤独。
三、一切是空
悉达多证悟了本具存在的空性。他了解了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纯粹只是空性,而我们不过将某种“真实性”附加或者标示于其上而已。人们将世界理解为真实,是来自于强烈的个体与集体的习气——所有的人都这样做。这个习气如此地强大,而空性的概念对我们而言又如此地无趣,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追求悉达多那样的了悟。
悉达多甚至曾经想不去教育大众,因为教法不易。在这个被贪婪、骄傲和物质主义驱动的世界里,即使只是教导爱、慈悲、利他等基本原则都非常困难了,更不用说空性的究竟实相。
空不是没有
虽然悉达多证悟到了空性,但空性并不是由他或者任何人所制造的,也不是为了让人们快乐所发展出来的理论。空性也不会消除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佛陀并没有否定彩虹的显现,也不是说没有那杯茶。我们能享受经验,但仅仅由于能够经验某事,并不代表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悉达多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经验视如一场梦,我们的习性执著于此梦幻般的世界,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因而落入痛苦和焦虑的无尽循环之中。我们的想象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真实,因而困在茧中无法脱身。然而,只要了解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想象,就能让自己解脱。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习气、想象和贪著中觉醒。如同悉达多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
业没有善恶
业(karma)这个字通常被理解为一种道德系统的报应——恶业与善业。然而,业只是一种因果的法则,不应该与道德或伦理混淆。包括佛陀在内,没有任何人对何为负面的、何为正面的定下基本的标杆。
任何促使我们远离“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这种真理的动机或行为,都可能导致负面的后果,这叫做恶业。任何带领我们趋近“一切情绪皆苦”这种真理的行为,都可能造成正面的结果,这叫善业。
了解空性以后
了悟了空性的悉达多,对菩提树下的忘忧草或宫殿里的丝绸坐垫没有好恶分别。金线坐垫的价值完全是由人类的野心和欲望造作而来的。
我们人类认为心胸宽广是一种美德。要扩展心胸,重要的是不要安于令我们舒适或习惯的东西。如果我们有勇气能超越世俗,不被惯常逻辑的界限所限制,就能得到利益。如果我们能超越界限,就能了解空性是如此可笑地单纯。
朱德庸说:“人的欲望就如同牙膏一样,当它被挤出来之后,就很难再挤回去。”
过度膨胀的欲望,让悉达多迷失自我并陷入无止境的贪婪中无法自拔。
悉达多选择了逃离,再一次成为一个修行者。
他厌恶那自我放弃、自我毒害、自我折磨的自己,于是滋生了求死之念。
在绝望地准备跳河自杀之际,他荒芜的灵魂猛然苏醒。
他意识到,只有经历过心理上和生理上真正的体验,才能做到真正的断绝。
他不仅用思想,还用眼睛、心灵和肉体经历了尘世的一切,也庆幸自己经历了它们。
诚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言:“生活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体验。”
真正的自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我是我接触过的人、碰到过的物、感受过的欢乐、迷失过的痛苦等等所有的一切,才有此刻的我。
没有体验,就永远不会有觉知。
人生是一场修行,红尘就是最好的道场。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真正的自己
离开世俗生活的悉达多,决定成为一个摆渡人。
他找到当年渡他过河的船夫瓦耶迪瓦,跟他学习划船制桨、耕田劳作。
他每天在河边倾听着河水的声音,领悟生命的真理。
悉达多在这条河中看到自己的一生,少年的悉达多、成年的悉达多、老年的悉达多,仿佛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然而苦难未尽,仍会再次轮回。
在帮助乔达摩弟子渡河的过程中,船夫意外救了因被蛇咬伤的迦摩罗和其儿子小悉达多。
可迦摩罗却毒发身亡,留下小悉达多跟着两位船夫一起生活。
但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无法忍受贫穷困苦的生活。
他带来的不是幸福安宁,而是对悉达多的厌恶与折磨。
终于在一天矛盾爆发后,儿子选择了愤然离他而去。
四、涅槃超越概念
悉达多证悟成佛这一世之前,曾有无数世投生为鸟、猴子、大象、国王、王后、菩萨,其唯一目标就是征服无明,因而得以利益一切众生。
而最终,在悉达多这一世,终于在菩提树下击败了魔王摩罗,抵达彼岸,轮回的对岸。
这个状态称作涅槃。经过长期教法,他在拘尸那城圆寂了,此时,他更超越了涅槃,而到达究竟涅槃的境界。
涅槃在哪里
对悉达多而言,究竟的安歇之所,不论是天堂或涅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从无明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实在要指出一个实质的地点,那可能就是你现在坐着的地方。对悉达多而言,那是在印度比哈尔邦的一棵菩提树下,垫了一些干燥忘忧草的平石板上。
悉达多所说的自由是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靠着个人的勇气、智慧和精进,可以在此生中证得。没有任何人不具备这种潜能,包括困在地狱道中的众生都一样。
悉达多的目标并不是要快乐,因此涅槃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它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涅槃是寂静。涅槃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喜乐的境界,因为没有迷惑、没有无明、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就是大乐!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佛性就像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线。起初,佛性只是超越我们见地的一个概念而已,但如果我们生起慈悲心,终将能趋近它。即使在最黑暗而暴力的人心中,还是会有慈悲闪现,虽然那可能极为短暂而黯淡,但只要抓住这乍现的光芒,他们的佛性还是可以被发掘出来的。
佛陀曾经在地狱道,当时他和同伴被迫拉一辆车穿过地狱之火,阎王坐在后方,无情地鞭打他们。悉达多还蛮健壮,见到同伴被打,生起了一股强烈的悲心。他请求阎王放同伴走,自己来背负两人的重量。阎王一怒之下重击悉达多,他头裂而亡,往生善道。正是他在死亡时刻的那一念慈悲心持续地增长,而在后来世中变得越来越灿烂。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佛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他具足“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
佛陀的觉醒,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无法恒常存在;他了悟了只要是源自我执的任何情绪,都无法导致快乐;他了悟了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我,也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能被觉受;他也了悟了证悟是超越概念的。
这些了悟就是我们所称的“佛的智慧”。
悉达多承受着爱而不得的痛苦,同时也想起少年时期的自己是怎样迫使父亲答应他出门苦修,让父亲心痛的情形。
他幡然醒悟,每个人都要独自走过自己的人生,在漫长的旅途中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他不再与命运搏斗,不再与意志作对,而只是专注于眼前,用心感知当下的每一刻。
最后悉达多彻悟:
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
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本身,胜于爱生活的意义。”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真正的自我应该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存在于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当下。
唯有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 上一篇: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第三季
- 下一篇: 樊登读书会:大国大城